人们一直都喜欢甜言蜜语,尤其是把说话好听的说成是口中涂了蜜一样,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口中发甜是一种病,而且这还是一种古老的疾病。在古老的医书中记载,以“口中发甜”为主要症状的疾病,被称作“脾瘅”,这个疾病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记载。
《素问·奇病论》中记载着这么一段经典的对话,黄帝问岐伯,“有病口甘者,病名为何?何以得之?”岐伯深谙医理,对此作出了解答“此五气之溢也,名曰脾瘅”,并指出了脾瘅的发病原因,即“五味入口,藏于胃,脾为之行其精气,津液在脾,故令人口甘也”,“此肥美之所发也。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,肥者令人内热,甘者令人中满,故其气上溢”,对脾瘅的预后转归也作了深刻的剖析,认为此病久而久之会“转为消渴”。
脾瘅这种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,但是这个病名却很少有人听说过。那么,我们先来普及一下这个疾病。所谓“瘅”,其实就是热病。而“脾瘅”这个疾病,也就是脾胃湿热证。脾瘅这个疾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口中时有甜味,舌苔腻。而发病原因就是,多由肥甘厚味太过,助热生湿,脾气滞而不能输布津液,上溢于口,从而出现口甘之症。
在《黄帝内经》中,其实大部分都在讲医理和针灸,对于方药记载的极少,在洋洋二十万字的巨著中,仅仅记载了十三个方子,而在治疗“脾瘅”这个疾病的时候,就用到了《黄帝内经》十三方之一,即“治之以兰,除陈气也”,也就是用一味兰草,煎汁内服,这样可以清化湿热、消胀除满。
对于兰草治疗“脾瘅”这个疾病的原理是什么呢?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并没有详细解读,但在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张景岳在《类经》中曾对此作了较为细致的解读,“兰草味辛甘寒,能利水道,辟不祥,除胸中痰癖,其气清香,能生津止渴,润肌肉,故可除陈积蓄热之气”。
那么这个兰草究竟是什么植物呢?是花中君子的兰草吗?不是,而是著名的秋日七草之一的佩兰。佩兰味辛性平;归脾、胃、肺经;具有醒脾化湿,清暑辟浊等作用。适用于湿浊中阻,脘痞呕恶,口中甜腻,口臭,多涎,暑湿表证,湿温初起,发热倦怠,胸闷不舒等症;一般用量3~9克。
佩兰这味草药能够治疗“脾瘅”这个疾病,可谓是千年秘方。但佩兰也有一些病证是不适合使用的,比如,在《得配本草》中记载,“胃气虚者禁用”,除此之外,阴虚之人也尽量不要服用佩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