胆结石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,有些人发现胆结石急于一切了之,其成想后患无穷,后悔晚矣!多年来通过临床观察,发现胆结石发病的一些特点,以下我们认识一下胆结石的前世今生。
胆囊你说切就切了,岂料后患无穷
1、胆结石又称胆囊结石,是胆囊内形成的凝结物,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。一般来说,胆结石没有发作症状,有的患者偶尔会出现腹胀、食欲不佳或厌油腻食物,或者出现双肩及后背部发沉等表现。胆结石发作,一般是由于小的结石颗粒随胆汁排泄进入胆道,造成阻塞而出现剧痛症状。有的结石进入胆总管可出现黄疸、胆管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。
2、患者的高发群体从中年群体逐渐年轻化,甚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开始受到胆结石的威胁。
3、胆囊炎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10%左右,而80%的胆囊炎患者会伴有胆结石。
4、胆结石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,人体的自然腔道都有自洁功能,当胆汁的排泄通路流畅的时候胆道就很少发生问题。由于生活习惯或疾病原因,胆道排空不力,沉积的胆汁就会发生结石,出现反复发作的胆囊炎、胆结石、胆管结石甚至肝内胆管结石等。
5、临床上可以见到很多病人,体检时发现有胆结石,并没有任何症状,但是很多人选择了切胆治疗,那么发现胆结石就要切胆吗?很多切胆治疗的患者比治疗前还要痛苦,即发生了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。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症状没有消失,或者在此基础又有新的症状发生,是一组症状的组合。常见的症状有腹痛、黄疸、胆总管扩张、肝功能障碍。
6、由于胆结石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,其发生率也是相当之高,每个患者情况不尽相同,因此并不是所有胆结石的患者都要进行胆囊切除。通常而言,对于胆结石的治疗分为饮食控制、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个阶段。
7、无症状患者:控制饮食,定期随访
对于无症状胆结石患者,可以不做任何治疗,相当部分人终生带石,并未引发症状。此类患者中,对于高血脂或者高脂肪饮食的患者,需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,饮食清淡、少食油腻、多多运动,有时解释可能逐渐缩小。此外,还需定期做B超检查,每年一次即可,体检时会常规检查该项目,观察结石大小、胆囊大小和囊壁的变化。
如随访中发现胆囊萎缩或囊壁增厚的情况,此时不排除有发生胆管癌的可能,需进行胆囊切除。
另外,对于因同时患有其他需要进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,通常主诊医师会建议同时切除掉有结石的胆囊,这是因为手术干扰后患者胆囊炎的发生率会大大升高,而且手术后一旦发作胆囊炎,会给胆囊切除手术带来难度和风险。
8、如果胆结石引起的胆绞痛一年内反复发作三次以上,那么可以考虑手术切除。确实需要手术治疗的话,胆囊切除术是最佳的选择。随着医学的进步,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得到广泛应用,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,切除后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良好适应,因此只要手术指征明确,手术切除胆囊是安全可行的。
9、胆囊切除后要注意什么?胆囊的功能是储存、浓缩和排出胆汁,帮助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。切除胆囊后上述功能肯定会受影响,主要表现在大量进食脂肪类食物后会腹泻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机体会使胆管扩张来部分代偿胆囊功能,一般2~3个月后就能够正常消化吸收食物。因此胆囊切除术后要注意低脂饮食,少食油腻、肥肉、蛋黄等食物,不要暴饮暴食,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遵守合理的用餐规律。
10、但是临床对于胆结石预防比治疗更有意义:总结起来就是三大纪律、八项注意。
三大纪律指预防调护总原则,即怡情志、适饮食、勤锻炼。
八项注意则是详而述之的具体生活调护内容,包括:一、按时进餐,尤以早餐为要;二、养成适量饮水好习惯;三、多食用利胆食物,以及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,有助于预防胆结石形成以及防止胆汁淤积;四、忌过度食用辛辣、油腻食物,一方面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会促使胃酸分泌增多,导致胆囊剧烈收缩、容易诱发胆绞痛,另一方面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高关系密切,因此必须限制过多摄入脂肪,因此饮食以清淡为宜;五、忌暴饮暴食,暴饮暴食会促进胆汁大量分泌、胆囊剧烈收缩,从而诱发胆囊炎症、局部绞痛,因此在饮食习惯中强调细嚼慢咽、少吃一口饭;六、适当锻炼,可加快体内代谢水平,有益于身心健康;七、保持良好作息习惯,“肝之余气,泄于明胆,聚而成精”,子时(23:00-1:00)前入眠,不仅助养肝之生发之气,亦能助胆完成代谢;八、情志调适强调心平气和,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人之七情以“不过”为度,某一种情志的过极则会内伤某一对应脏器,如郁怒伤肝、过思伤脾等,因此在生活调养中强调心平气和,正是所谓“喜则气和志达,营卫通利,怡养脑神"。